與我們聯繫

預約免費理財咨詢服務

到香港家庭福利會網站

「疫」境消費新常態

認可理財社會工作員 張子恒


疫情消費新常態:網購的崛起

各位同學,不知道你們這個不一樣的「暑假」過得如何呢? Omicron變異病毒傳染性強,比以往更易傳播,令香港的疫情比以往升溫。相信大部份同學都也儘量留在家中抗疫,減少不必要的外出和聚會。但當你留在家中時候,是否真的減少了消費? 有否留意過自己的理財狀況? 香港教育大學曾在2020年,透過問卷訪問1000名中學生,發現4成4受訪者在三個月之中,曾經有入不敷支,出現過度消費的情況,你又會不會是其中一份子呢? 除了訂閱串流和「課金」之外,網上購物(下簡稱網購)也是一個學生普遍會花錢的地方,為難以外出的同學滿足消費需求。

疫情促使港人更熱衷網上購物

網購至二十一世紀逐步興起,相比在歐美 Ebay和亞馬遜公司兩位龍頭之外,「中國最大的線上市集」淘寶網,因運費較便宜,一路以來更深受香港人歡迎。網購改變了整個零售的生態,與以往實體店購物的模式大相逕庭。無論個人或企業均可在淘寶網開設自己的網路店鋪,直接發銷售到目標客群。加上受疫情影響,出行受限下令市民減少到實體店購物,更令香港人熱衷於網購。

百無聊賴便網購解悶

曾經有同學和我分享,因疫情家長禁止外出。在家因多了時間,百無聊賴,經常躺在床上隨意在手機瀏覽不同的商店。為了補償自己無法出外的心理,很容易就會下單付款購物。除此之外,其實社交平台和KOL也會潛意識不知不覺間影響了我們的消費決定。Meta在2021年公布的「2022年及未來數碼消費者」調查中,發現消費者喜依靠社交媒體作購買決定。特別是當中年輕的消費者使用IG時,受到廣告和KOL的影響,會特別容易有意外購物的消費傾向。再者,網店會不時推出促銷折扣活動,如特別節日限定優惠、特選會員折扣等,更加容易令人陷入衝動消費的情緒,形成過度消費。

網購小反思

你有反思過自己網購的行為嗎? 你會否害怕自己有一天,因網購形成債務問題? 在按下購買之前,我們應衡量自己的財政能力。同時,我們也可以紀錄網購的花費,管理好自己的金錢。要避免過度消費,在網購前不妨先將貨品放在購物車,把「慾望」先冷靜下來,一段時間後再審視自己的購物車,想想自己是否真正需要才按下「購買」。你會發現,購買某些物品往往只是一時衝動,自己其實並不需要那些貨品。

理性消費吧!

樂觀地看,疫情總有一天會完結,世界各地也逐漸恢復正常生活。在逐步放寬社交距離措施之後,我們也要注意自己會否有「報復式消費」,即大舉購物、更頻繁地去餐廳吃飯,來舒緩一直以來的壓抑。當然,消費是無可避免,購買心頭好也不是一個錯誤。但無論在家中還是外出,網購還是實體店購物,大家也要小心留意自己的財政狀況,理性消費。

2022年4月

如閣下因財務壓力受到情緒困擾,可聯絡本中心之免費諮詢專線 6687 2389,我們的理財社工將樂意給予協助。​


欲獲取更多有關理財教育的資訊,歡迎訂閱本中心電子版理財通訊

 


返回

更多撰文

誰偷走了孩子的零用錢?

認可理財社會工作員 姚紹樑

「疫」境理財

認可理財社會工作員 林燦榮

疫情下「理」會亂嗎?

認可理財社會工作員 林燦榮

情侶「錢」規則

認可理財社會工作員 劉倩燕

與家人講錢等於傷感情?

認可理財社會工作員 張子恒

新一年,從避開債務開始

認可理財社會工作員 PREPARE / ENRICH婚前婚後評估及輔導認可輔導員 葉玉瑩

三招「真.達成」今年的理財目標

認可理財社會工作員 姚紹樑

訂閱電子版理財通訊
一年12次的接觸,令你與理財走得更近

訂閱

當訂閱電子通訊,代表閣下同意接收本中心發出的活動和宣傳資訊。你亦可隨時電郵至fec@hkfws.org.hk,通知我們停止接收有關資訊。

成為合作伙伴 線上查詢 回到置頂

© 2025 香港家庭福利會理財教育中心。 版權所有。本會為註冊之有限公司。
免責聲明及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