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子支付愈趨普及,大部分市民都有使用信用卡作日常消費的習慣。根據《2022年第二季信貸行業分析報告》1,大部分香港居民人均擁有兩張信用卡。近年除了傳統銀行推出不同優惠吸引開卡外,虛擬銀行亦加入戰場,甚至優惠更為吸引,令信用卡消費文化更加膨脹。
現時信用卡優惠繁多,大致歸類為迎新獎賞、現金回贈、飛行里數等回饋作招徠,以吸引新客户。然而,不難發現有不少申請者於網上抱怨未能獲取相關優惠。消委會於2022年首8個月共接獲330宗有關信用卡優惠的投訴,較去年同期的166宗多近倍,有明顯惡化趨勢。信用卡優惠或許只是宣傳或招徠手法,優惠雖吸引,但細節往往暗藏於條款中,申請時有甚麼地方值得我們留意?
(一)合資格簽帳額
不少信用卡需消費者簽滿指定「合資格簽帳額」來獲取回贈或禮物。每張信用卡計算合資格簽帳額的項目不一,而相關條款細節中,一般會列明合資格簽帳額的定義,而消費者更需要留心的,是「非認可簽賬項目」。例如零售、食肆簽帳一般會列入計算;繳交基金之供款、銀行手續費、賭場交易、公共事務、保險費用等,則未必會列入能換取回贈的簽帳額計算範圍。
(二)回贈上限及條件
別以為大額消費就可以獲得最多的現金回贈,信用卡一般設有回贈上限。回贈條件大致分為日期、簽帳額、回贈上限、簽帳類別四大方向。例如某銀行推出3個月簽賬期之合資格外幣簽賬為10%現金回贈,最高可獲享$1,000,故即使消費者外幣簽賬多於$10,000,回贈亦最多只有$1,000,而且這類型迎新回贈大多為一次性,兌換期過後即使再有簽帳亦無法重複享有優惠。
(三)申請回贈流程
不同信用卡都有不同申請回贈流程。例如有些信用卡公司需要消費者主動填寫邀請碼或回贈申請表才可獲得回贈,如消費者忘記填寫或提交,即使及後向銀行補交,亦未必能討回。
即使獲批回贈,消費者亦需留意回贈流程,坊間一般回贈可分為實物回贈及現金回贈兩類:實物回贈需留意禮物換領地點、日期、時間、以及是否需要列印換領信、身份證明文件等;而現金回贈則需留意回贈途徑,例如該回贈是透過扣減本月月結單費用,還是回贈於下個月的免簽帳額。消費者亦需自行查看每月月結單,以跟進及了解回贈情況。
免費並非沒有成本 了解自身性格才能平衡價值
其實申請信用卡時,不應只著眼優惠或回贈是否吸引,更應考慮有否為滿足指定簽帳額而過度消費問題,避免跌入消費陷阱,最終得不償失。另一方面,從上述注意事項可見,申請信用卡回贈流程一般較為繁複,因此當中涉及的時間成本亦不少,如申請時間、等待時間及跟進時間等,還需花費額外的精力研究和跟進。因此「免費回贈」很多時候其實不盡然免費,只是投入的其他成本相對無形,因此應先好好衡量這些無形的成本,是否真的值得用來投放在這個回贈物品上。而這些申請優惠的複雜流程亦往往帶出一個問題——你是否一個足夠細心、有足夠耐性處理這些繁複手續的人?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這些程序或許還會令你感到麻煩和辛苦,增加心理壓力,最後一不小心漏做一兩個步驟,大費周章後只得一場空,反而得不償失。
最後,如果對信用卡回贈有所疑問,不妨先聯絡該銀行或機構了解清楚;如認為消費權益受損,亦可向消費者委員會尋求協助。
認可理財社會工作員 王君偉
認可理財社會工作員 張子恒
認可理財社會工作員 葉玉瑩
認可理財社會工作員 鄭子聰
認可理財社會工作員 姚紹樑
認可理財社會工作員 鮑介文
認可理財社會工作員 林燦榮
認可理財社會工作員 林燦榮
© 2024 香港家庭福利會理財教育中心。 版權所有。本會為註冊之有限公司。
免責聲明及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