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我們聯繫

預約免費理財咨詢服務

到香港家庭福利會網站

你知道你的孩子怎樣看待金錢嗎?積極或消極,可能對孩子未來有莫大影響!

認可理財社會工作員 鮑介文


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能夠為子女打下堅實的理財基礎,讓他們在成長的道路上能夠做出明智的金錢決策。而「利是錢」這種由節日衍生的特殊獎勵方式,只要運用得宜,不但能讓子女用來購買心頭好,更能親身體驗金錢帶來的滿足感。另一方面,家長也能從中向子女灌輸理財觀念、知識及應用技巧,將利是錢變身為一個皆大歡喜的理財教學工具。 

了解孩子怎樣看待利是錢 

筆者過往帶領過大大小小的小學理財活動和講座,發現絕大部份孩子對利是錢的看法都很「生性」,他們大多會主張把利是錢儲起來,待將來有需要時使用;但當我再追問他們「將來」指的是哪個時候、儲起又有何目的,所得到的答案便會變得十分有趣:「買樓」、「讀大學」,甚或「結婚」——他們就像要把所認知的人生大事都說出來似的。更意外的是,曾有孩子告訴我他最不想要的就是利是錢,認為自己並沒有權利使用這筆「額外收入」,因此沒有利是反而更快樂。 

為了將來而努力的孩子 

以上例子正正反映了兩種類型的理財需要。 

主張「儲起將來用」的前者,聽起來或許能讓家長很欣慰,但當仔細追問,往往會發現他們其實只是對家長的話言聽計從,並沒有實質的理財概念。提早為十年、二十年後的人生大事作準備固然重要,但由小學階段就開始準備,或許未免言之過早。 

要學習取得成效,滿足感與成功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因為這些感覺能帶動孩子的學習興趣,引領他們積極發掘新知;因此家長可循這個方向為孩子作理財學習計劃,例如教導他們如何適度消費、建立短中長期目標及儲蓄等。我們也要解釋理財的多種方式,鼓勵他們積極運用錢財,實現不同階段的人生目標,繼而為長遠目標作適度財務分配。如此下來,滿足感與成功感便能隨不同理財階段和目標持續出現,不再是「十年後的將來」才能實現的事。 

對利是錢的消極對抗 

「不想收利是」的後者,則明顯反映出他們對掌控金錢產生了無力感,因而對此出現了消極或抗拒的心理。若發現小朋友有這種想法,家長可嘗試讓他們先掌控小部份利是錢,觀察他們會把利是錢用在哪裡,留意他們行為背後的動機。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是不要對孩子的消費選擇作出批判,讓他們慢慢放下對金錢的成見,並適當地在孩子面前展示良好的消費習慣,讓他們親身感受理財的重要性。當看到父母以身作則,孩子便更容易接受、並模仿這些行為。 

當漸漸取得一定成效,家長可以開始與孩子一起討論利是錢分配,鼓勵他們設定目標,如儲起來買喜歡的玩具、或用來參加期待已久旅行等,過程中亦可透過一起制定財務計劃,明確記錄收入和支出,培養理財的概念和技能,讓他們了解若能運用得宜,金錢便能同時滿足「想要」和「需要」。 

總括而言,運用利是錢教導子女理財是一個極具價值的教育方法。通過身教、討論和引導,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們建立起健康的金錢觀念和良好的理財習慣,為他們的人生奠定穩固的基礎。假若孩子能夠在運用金錢時,向家長說出自己詳細的考量和預算計劃,相信絕大部份家長都能放心讓他們作出嘗試。 

在此試問家長,你希望孩子在目前可控制的範圍下犯錯然後成長,還是希望他們長大後才在錯誤較難逆轉的社會中跌跌碰碰呢?學習理財除了是學習如何有效運用金錢,亦是學習盡量減少虧損。讓我們一起努力,成為子女理財教育的引路人,共同見證他們茁壯的成長過程吧。 


欲獲取更多有關理財教育的資訊,歡迎訂閱本中心電子版理財通訊


返回

訂閱電子版理財通訊
一年12次的接觸,令你與理財走得更近

訂閱

當訂閱電子通訊,代表閣下同意接收本中心發出的活動和宣傳資訊。你亦可隨時電郵至fec@hkfws.org.hk,通知我們停止接收有關資訊。

成為合作伙伴 線上查詢 回到置頂

© 2024 香港家庭福利會理財教育中心。 版權所有。本會為註冊之有限公司。
免責聲明及私隱政策